受副热带高压外围暖湿气流影响,北京市自7月24日开始迎来连续强降雨过程,持续时间长、累计雨量大、致灾风险高。近日,区应急局党组书记、局长韩立稳,区水务局党组书记、局长盛东妮带队,到仁和镇河南村开展防汛重点点位检查。仁和地区党委副书记、镇长郭小军,副镇长胡晨光及镇相关科室、河南村工作人员参加。
在河南村通过实地踏勘、现场问询、查阅台账等方式,详实听取了重点点位历史积水深度、频率及成因,细致查验了现有排水设施运行效能、抢险设备维护状态及应急救援物资储备规模,并系统分析研判了各风险点位积水内涝的深层次根源,提出整改建议。
检查组强调:一、要标本兼治,构建全域韧性排水体系。属地政府要立足当前、着眼长远,系统化破解积水难题,深入剖析各积水点位的地形地貌、管网布局、汇水面积等特性,结合现有排水系统承载能力,科学精准诊断积水根源成因。针对不同点位特点,制定靶向治理方案,提升关键节点排水效率,确保短时强降雨后积水能快速消退,最大限度减少对交通和居民生活的影响。同时,要高起点谋划、高标准推进排水系统长远升级改造工程,从根本上提升区域防洪排涝能力,构建“源头减排、管网输送、蓄排并举”的全域韧性城市排水体系,彻底消除积水顽疾,保障城市运行安全。二、要立体布防,织密织牢防汛度汛安全网。要严格按照区级部署和要求,全方位、无死角落实各项度汛措施,构筑坚不可摧的防汛安全屏障。必须逐条对照防汛工作核心要点与责任清单,进行拉网式、穿透式核查,重点聚焦防汛责任制落实情况,确保指挥体系高效畅通、责任链条无缝衔接。同时,要推进风险隐患排查整治,特别是对河道、地下空间、在建工地、易积水点位等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,要反复排查、动态清零,确保不留盲区、不留死角。要建立健全严格的督查问责机制,确保每一项预案都具备可操作性,每一个环节都有人盯守负责,每一条防范措施都落到实处、发挥实效,真正织密织牢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的防汛度汛安全防护网。